近日,青海油田公司格尔木炼油厂催化装置催化剂管线泄漏抢修成功,避免了装置停工,现场操作人员发出了阵阵赞许声。他们口中的“大师”,在带压、高温条件下攻克堵漏难题的“操刀人”,正是杨永磊。
1991年,杨永磊刚初中毕业,比同龄人更早面临职业方向的选择。“去当电焊工吧,有一技之长,就等于抱上‘铁饭碗’,在哪儿都饿不着!”因为父亲的这句话,当年10月,杨永磊通过招工走进格尔木炼油厂机修车间管焊班,成为了一名炼化设备维修工。
“我知道自己学历低,所以更要以勤补拙。”杨永磊说,师傅走到哪,他就跟到哪,仔细观察师傅施焊的站位、角度、手法,虚心请教。下班后,杨永磊又利用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在空荡荡的工房里不厌其烦地将技术要领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一练就是一整个通宵。
功夫不负有心人,入厂3个月后,杨永磊便掌握了电焊初级工应知应会的基本技能,单独顶岗。
27年过去,拿起焊枪,杨永磊依然像曾经的小小少年那样忘我而专注,他说:“做焊接活,必须沉着冷静,心无旁骛,眼明手快。”
为此,杨永磊至今仍保持着“练手”的习惯,而他自己的胳膊上、腿上却是伤疤点点。每一个伤疤,他都能细说出是哪年、在哪个地方、干什么活留下的,因为这些都是进步的印记、成长的注脚。
今年3月,塔西南化肥厂处理转化炉炉管出现裂纹,生产面临停摆。在本厂技能人员皆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塔西南化肥厂将这一“疑难杂症”汇报给集团公司寻觅“良策”。
不久后,杨永磊被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平台“点将”,接到了这支千里之外的加急“令箭”。
临“危”受命,杨永磊感觉肩头担子沉甸甸的。刚到塔西南化肥厂,他顾不得休息就一头扎进现场,对设备进行 “搭脉问诊”。
“要干就要”‘手到病除’。”杨永磊从母材金相分析着手,仔细检验断口,掌握化学元素烧损情况和晶粒变化,并按照分析报告,参考原有工艺和相应案例,不断优化焊接方案。经过专题会议和专家审核后,他又连续7天坚守现场,亲自指导每一步焊接工艺。最终,泄露部位一次性修复成功。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气田,炼化设备维修工常要与酷暑、严寒、风沙、干燥打交道。气候环境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经过多年实践,杨永磊摸透了各类材料的“脾性”,因地、因时制宜选择满足不同需求的焊接工艺。
自工作以来,杨永磊参与炼化装置检修、抢修、维修500余次,利用原创的捻压、引流、应力收严、双层引流等技术处理各种漏点千余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炼化装置“守护神”。
杨永磊技高胆大、做事果决。凡是他经手的项目建设、装置检修焊接,一次性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2012年4月,青海油田公司工会以杨永磊的名字命名的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就正式成立,3年后,工作室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认定为“杨永磊技能专家工作室”。
为让多年来积累下的成果能够显性化,“杨石头”又与“写论文”较上了劲。
“我文化水平不高,只会做,不会说,刚开始半天也憋不出几个字。”为克服这条“拦路虎”,杨永磊见缝插针,业余时间几乎都“耗”在了电脑前。他写了改,改了写,一有稍纵即逝的灵感便马上记录下来。不久之后,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第一次、合理化建议获奖的第一次、获得国家专利的第一次便纷至沓来。
截至目前,杨永磊先后参与了70余项技术课题攻关,已递交专利申请30多项,20项取得国家专利证书,其中9项技术投入应用,7项技术申报科技项目,5项获格尔木炼油厂科技进步奖,并有20多篇来源于生产,又应用到生产的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期刊,填补了大量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焊接及修复技术领域的空白。
随着企业发展,生产一线也需要更多技能人才“出谋划策”。高原“焊将”杨永磊以工作室为平台,将技能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带出了一批又一批骁勇善战的“精兵”,工作室成员研发的创新项目投用后获得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
多年来,工作室已培养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石油名匠”培养对象1名、“优秀青年技术英才”培养对象1名、5名技师以及200多名技能骨干。身为工作室“掌舵人”,杨永磊所编写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与运作范例》一书首次发行量便突破了3000册。
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源源不断地散发光与热,照亮了更多石油工人的技能之路,也让自己不平凡的“电焊人生”更加熠熠生辉。